不妨提倡医生练书法 方能让医生"天书"减少
- 文章作者:徐道振
看病难,有时还加一难:看不懂有些医生写的病例报告、医嘱和处方:字迹潦草,龙飞凤舞,看了半天,似雾里看花,不知所云。药房工作人员有时还会把病人名字写错,导致医患纠纷产生。
提倡医生练书法,该当作一件事认真对待了!
文字和书法,是人类表达思想的工具,也是人际交流的一个手段。
书法又是一个人的“门面”。俗话说:“文似其人。”字也似其人。写得一手好字,门面好看,能赢得他人的好感,更为学习、工作、生活带来许多便利。对医生来说,文字又是诊断病情、治病救人的手段,字写得端正清楚,既是对病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它是一个医生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的外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既代表医生的形象,也展示着医院的形象。
上海过去有许多名医,医术和书法都很好,融为一体。名医陈道隆自幼苦练书法,至老未曾辍笔。早年书学赵孟兆页,后摹米芾、王羲之,晚年又临文征明,博采众长,自成一体,雄浑中见飘逸,刚毅中不失柔和。人谓其脉案本身,就是一张可供临摹的字帖。书法大师沈尹默先生初次见到陈道隆,脱口说道:“想不到老表弟在医界做事,能写这么一手好字。”陈道隆还与著名书画家刘海粟、吴湖帆、谢稚柳、程十发等有较深友谊,闲时常与他们切磋书法技艺。可惜的是,现在医术与书法两者都精通的医生,实在是太少了。当然,当今所处的是电脑普及时代,写字的机会少,不能要求人们像一个世纪前那样习字,但对一位医生来说,把汉字写端正,让人看得清楚,应当说不是苛求。
提倡医生写字规范,能不能做到呢?能的。此事虽难,但抓了就不难。据《新闻晚报》报道:字写得好不好,现已成浦东公利医院“准”医生需过的一道“门槛”。今年,该院在新职工录取考试中加了一门 “汉字书法”,面试题目内首次增加了“硬笔书法”,48名应聘者的“答卷”不尽如人意,筛掉一半,应聘者在相同学科、学历的条件下,院方首选字迹端正的应聘者。对在职的医生,则采取了写“天书”就停岗、练好字后再上岗等举措。院长孙国武每周到检验科、放射科等抽查各科室医生填写的处方检验单,一旦发现书写不合格的“天书”,即在周会上用投影放给大家辨识,并对当事医生给予处罚。有位颇有资历的医生曾多次写“天书”而被停岗一周。此举一抓就灵。现在,该院病人再也不用担心看不懂医生处方了。
提倡医生练书法的意义还不止于此。举一反三,不仅医生要练书法,中小学生都要写好汉字。这件事要从儿童抓起。医生写“天书”是当代中国的一种通病,这种毛病已传染到了广大青少年身上。现在互联网大普及,许多中小学生从小长于敲键盘,拙于写汉字。只熟五笔拼音,不谙四声笔捺。敲键盘时手疾眼快,写方块字则迟疑不决。有的大学生书法水平不如中小学生。有位人大代表在“两会”上写出提案,建议《初三、高三学生应及时补上写字一课》,呼吁教育部门、老师和家长共同重视孩子的写字问题,别让考生的“字”误了自己的前程。联系到本文开始提出医生写“天书”的现象,建议医学院也要专设书法课,要把书法成绩列入考查成绩。医学院学生字写得不及格者不能毕业。唯有如此,方能让医生笔下的“天书”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