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医讯频道 > 健康新闻

卒中后认知障碍临床管理推广项目启动 PSCI筛查诊疗迈向新篇章

7月9-11日,中国卒中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2021在北京召开。在本次大会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卒中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董强教授深度解读2021年新发布的《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医生共识2021》(简称《共识》),并宣布,由上海卒中学会发起、绿谷制药支持的“卒中后认知障碍临床管理推广项目”正式启动。

PSCI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

据2020年发布的《中国卒中报告》显示,我国卒中患病率为1114.8/10万,年发病率为246.8/10万,死亡率为149.49/10万。在全球范围内,我国已经成为卒中终身风险最高和疾病负担重的国家。其中,约1/3的卒中患者会经历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受到严重影响。

PSCI 是指在卒中事件后出现并持续到6个月时仍存在的以认知损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按照认知受损的严重程度,可分为卒中后认知障碍非痴呆(PSCIND)和卒中后痴呆(PSD)。与其他类型的认知障碍相比,PSCI强调的是卒中事件本身所驱动的认知损害,其认知障碍的发生与卒中病变的特征、阿尔茨海默病(AD)病理和大脑的可塑性密切相关[1]

研究发现,PSCI患者在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需要照护方面和抑郁症状显著劣于卒中后非认知障碍患者[2]。并且,PSCI显著增加卒中患者的死亡风险,以5年生存率为例,PSD患者仅为39%,而同年龄未出现痴呆的卒中患者的生存率为75%[1]

当前,国外内对PSCI的关注程度愈发重视。基于此,新版《共识》在17年版本的基础上对内容及数据进行了更新,强调卒中患者的早期筛查、评估、预防及康复,规范诊治用药,综合管理卒中患者,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纳入对因作用机制药物,改善PSCI患者认知功能

与旧版相比,新版《共识》在诊断筛查流程、预防手段和治疗手段方面做了进一步更新,包括完善双向转诊体系和评估流程,制定PSCI一、二级预防策略,完善从疾病前到病后预防干预策略的各个环节等等。

治疗方案方面,《共识》部分延续了旧版的用药建议,将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加兰他敏和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列为Ⅰ、Ⅱa级推荐药物,同时补充了一些相关度更高的临床证据,以及明确了这些药物的适应症范围。值得注意的是,基于脑肠轴机制的国产创新药物甘露特钠胶囊(九期一®)也获得《共识》推荐。

虽然只被列为Ⅱb级建议药物,但考虑到甘露特钠胶囊被批准的时间不长,能够在《共识》中被列为仅次于胆碱酯酶抑制剂和NMDA受体拮抗剂的推荐药物已经显示了该药物在PSCI治疗上的潜力,而后两者在近二、三十年的时间中积累了大量可循的临床试验数据,有助于明确其在PSCI相关的各个适应症中的疗效。

不同于传统的对症类药物,甘露特钠胶囊基于肠道菌群和脑肠轴的全新作用机制[3]显示了对认知功能改善方面的良好效果。《共识》指出:“近期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显示,甘露特钠胶囊(商品名:九期一®)可改善轻度至中度AD患者的认知功能,提示甘露特钠胶囊对PSCI可能有潜在的治疗作用,但需要进一步临床试验证实。”根据国内三期临床试验的数据以及其对因作用机制,国际知名神经病学医生Jeffrey Cummings教授评价九期一®具有改善症状和潜在改变病程的双重作用。

作为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阿尔茨海默病(AD)病理机制复杂,过去20多年间,药物开发主要聚焦于靶向大脑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为主流的假说,但与此同时,肠道菌群和脑肠轴理论逐步被证实对阿尔茨海默病在内认知障碍疾病及多种慢性复杂疾病有紧密关联,成为目前AD药物研发领域重要对因机制学说之一。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肠道菌群的改变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可能还会加快认知障碍的进展。”董强教授表示,有研究认为肠道菌群的失衡是脑卒中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之一,同样也是治疗的潜在靶点。

事实上,在近几年的临床研究中,肠道菌群已经被证实和PSCI高度相关:一项纳入9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研究表明,PSCI组患者与克雷伯氏菌属、乳杆菌属和普雷沃氏菌属的丰度增加有关[4];一项纳入65名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对照研究表明,PSCI组患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要显著低于非PSCI组[5]

PSCI临床管理推广项目扎根临床、资源共享

随着新版《共识》的发布与解读,在本次大会新闻发布会上,由上海卒中学会发起、绿谷制药支持的“卒中后认知障碍临床管理推广项目”正式启动。

该项目本着“扎根临床,资源共享”的宗旨,将通过组织广大神经科学领域医务工作者学习交流,增强其识别诊断卒中后认知障碍的能力,有利于PSCI在全国范围内的筛查评估等多项协作性工作顺利开展,在临床实践中为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全流程管理提供指导。

董强教授对此表示:“由于我国各地区医疗水平发展不一,个体诊疗差异极大,使得临床工作者针对每个病患很难有一个标准的治疗模式,还有很多患者得不到有效治疗,PSCI临床管理推广项目致力于推动新版《共识》进一步落地,向着国家卫健委提出的老年痴呆及认知障碍知晓率和筛查率达到双80%目标持续努力。”

参考文献:

[1] 中国卒中学会血管性认知障碍分会.中国卒中杂志.2021, 16(4):376-389.

[2] Rohde, D., et al.J Geriatr Psychiatry Neurol, 2019. 32(5): p. 275-281.

[3] Wang X, Sun G, Feng T, et al. Sodium oligomannate therapeutically remodels gut microbiota and suppresses gut bacterial amino acids-shaped neuroinflammation to inhibit Alzheimer’s disease progression[J]. Cell research, 2019, 29(10): 787-803.

[4] Ling Y, Gong T, Zhang J, et al. Gut Microbiome Signatures Are Biomarkers for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J]. 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 2020, 12: 297.

[5] Liu Y, Kong C, Gong L, et al. The association of 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gut microbiota and its corresponding metabolites[J]. 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2020 (Preprint): 1-12.

 

【版权声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作为宣传,与本网站无关。本文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观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