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国讲堂第二期 张华莹谈“改变”

 

张华莹在讲堂现场

2012年5月11日晚19点30分,“未来中国”导师理事、可口可乐大中华及韩国区可持续发展副总裁张华莹学长走进重庆工商大学做了主题为“改变”的分享。她用自己的生命体验与感悟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理论诠释了什么是改变、为什么要改变以及怎样去改变等问题。鼓励同学们突破“环境局限自我”,以“自我造就环境”达到“自己就是环境”的改变。整个演讲闪现着儒家思想的智慧。

【要点一】改变也是一种缘分

面对同学们,华莹学长说到:“今天来的所有人都跟我有缘,或者说我和今天来的所有人都有缘。缘分这个东西就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今天能否结缘都是变来变去的,也许某个同学因听了我的演讲或某一句话而产生了些许改变,那么这个改变就是一种缘分。” 以缘分开场,不仅拉近了与同学们的心理距离,还顺利成章地引出了演讲主题——改变。

【要点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什么是“改变”?学长结合中国古典文化的儒家思想对“变”和“改”的诠释向我们说明了什么是“改变”,“变”即“易”。以“天行健”说明变是常态,但是至于怎么变?前提是怎么改的,因为改了就影响了变的方向,所以变就是不停地达到平衡,又不停地打破平衡的永不停息的变动。因此要自强不息,要向君子学习,也要永远地知道变化,更要永远不断地向前。

【要点三】变的方向:见贤思齐焉

怎么改变?改变的方向又是什么?遇上什么事,你觉得是好的,觉得这件事情很棒,就会想着怎样向其靠齐, 向它学习。而见到不好的话,你就要想办法要使‘己生之恶使之断,未生之恶使之不生’并不是有钱就是最大的善,平安与幸福才是是最难的,也才是圆满。

【要点四】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你我

周围的客观因素虽然能影响了我们的行为,但真正能够控制我们行为的只有我们自己,因为我们自己就是环境!如果你让自己控制住自己,你就能控制环境,你就能改变世界!而不是环境造就你。

【要点五】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学习儒家“为善去恶”,强调任何行为都要以善为前提,才能“见贤思齐”,才能做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突破“环境局限自我”的态度,以“自我造就环境”达到“自己就是环境”的改变。

以下为讲堂实录:

张华莹:现场的今天晚上来听我讲,先不说是胡说八道了,至少是把自己心里的话跟你们分享,首先谢谢学校,谢谢校长专程过来,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能给我们结缘,也谢谢同学们,谢谢未来中国,促成今天这一场甜美的发生。今天我想干什么?首先我把自己就我们今天的议题“改变”,把我自己的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改变也是一种缘分

谈谈改变这个题目,改变是一个什么概念?在中国这个地方谈改变,其实是一个最古老的地方,在我进入讲演之前,在进入这个题目之前,先说三件事:第一件事,今天来的所有人都跟我有缘,或者说我和今天来的所有人都有缘。缘分这个东西就是一个很奇怪的一件事情。它就可以改来改去,可能有些同学下午本来能来,结果不能来了,有些人本来不能来,今天晚上就能了,缘分是件很奇妙的事,有人在会心的笑。缘分只能让两个人碰到一起,让两件事碰到一起,碰到以后发生的事情,要取决于你自己,所以我一直有这么一个座右铭,就是把我所有的缘分都做成善缘,我希望今天同学们听我讲这一句话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去听呢?有这么一个人,叫张华莹的这么一个人,把自己的经历和自己的想法来跟大家一起分享,我讲的不一定是对的,什么是对与错?要看是谁的标准,对吧?你听了以后觉得这件事对你有启发对你有用,你拿来用了,使自己的生活变的不同了,变得好了,这就是一份善缘。听了以后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很有意思的一个晚上,回家了也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我希望大家能够在这里面找到一点点东西。再有一个,我今天来,就是刚才说了我是什么可口可乐公司的副总裁等等,那都没有任何意义,那都是标签,我来的话就是我这个人来的,所以听我的话从我这个人说这么一个事情来听,所以今天完全是个人行为,不涉及公司,有问题问我,所以如果有人问我这个事,我们不是这个公司到这个学校来进行讲演的。

无需注册-

百万名医生在线为您免费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