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医讯频道 > 博文原创

记内蒙古第三批赴川卫生防疫队队长范蒙光

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16日电(记者勿日汗)厕所、垃圾点、下水道……半个月来,3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一位身穿防护服、背着50斤重消毒桶的内蒙古汉子,时常在四川平武县城最脏最臭的地方工作着。他就是内蒙古第三批赴川卫生防疫队队长范蒙光。

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第9天,内蒙古自治区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副主任范蒙光带着30人、6辆车的疾病防控队伍,装载100余箱消毒药品、40台喷雾器、帐篷等救灾物资,日夜兼程1900公里,从呼和浩特市赶赴四川平武县。

平武县是汶川地震重灾区之一,由于山体滑坡、山路坍塌,进入县城的道路异常艰难。5月22日中午,内蒙古第三批赴川卫生防疫队安全到达目的地——平武县城,多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很快启动。范蒙光带领队员们顶着高温,背上喷雾器进行环境消杀。车辆到不了的地方,他们就徒步行走数公里,一干就是八九个小时,有时午饭也“省略”了。“喷洒药物要均匀些,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要遗漏任何死角。”繁忙的工作中,作为队长的范蒙光一遍遍提醒年轻队员。

5月25日,一位居住在安置点的老太太告诉一位防疫队员,自己2岁多的外孙突然发烧、腹泻。多年的从医经历让范蒙光格外忧虑,他担心这是一种灾后疫情的前兆。他与队友带上器械,火速赶到老人告诉的帐篷里,但没有找到生病的孩子。

“肯定是老人家忙中出错说错了帐篷号,必须一个个帐篷排查,直到找到孩子为止。”安置点432个帐篷,范蒙光和队友顶着烈日一个一个找,最终找到生病的孩子,与孩子一起居住的还有74个人。

范蒙光马上对帐篷里的74个人逐一进行登记。经过3天的观察,发现孩子的病例是个案,并不属于群体暴发的疫情。忙碌几天的范蒙光长舒一口气。

6月12日,防疫队从几名志愿者那里得到消息:平武县坝子乡驻扎的部队官兵中发生过敏人员非常多,症状严重,抗过敏药物短缺。范蒙光听到消息之后,立即赶赴指挥部协调联系,经多方努力,终于在药库中找到了一批抗过敏药,及时提供给抗震救灾的部队。

在一次消杀工作中,范蒙光认识了从重灾区南坝镇转移到平武县城的27名灾民,他们中有7名60岁以上老人,8名儿童,还有1名孤儿。地震中他们的房子全部倒塌、田地被毁。为了使这些老人、孩子在帐篷里的生活过得更好一些,范蒙光为他们购买了1000元的生活必需品,送到他们手中。

5月23日到6月15日,在重灾后的土地上,范蒙光带领内蒙古第三批赴川卫生防疫队打了一场漂亮的防疫仗。共配制药液5万公斤,外环境消毒面积累计250万平方米,发放宣传单2.5万余份,检查供水点16个、餐饮点532个,培训社区干部、志愿者70人次,累计走访1.2万名群众,进行健康教育16次,帮助制定《平武县灾后虫媒有害生物监测实施方案》《平武县灾后灭鼠工作实施方案》……

24天的紧张工作结束的时候,范蒙光和他的防疫队已成为当地的“名人”。得知防疫队将离开平武县的消息后,安置点的孩子们纷纷跑过来让范蒙光签名,与队员们合影留念,防疫队的队旗和袖标被平武县博物馆永久收藏。

“防疫是场硬仗,一年之后还看不到疫情,我们的工作才算成功。”已回到内蒙古的范蒙光仍牵挂着地震灾区。

 

无需注册-

百万名医生在线为您免费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