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意识多加强,避震逃生多演练

  • 文章作者:123

   任何灾难的发生都会有先兆,及时察觉先兆需要较强的警觉性,也就是危机意识。同时对于各种逃生方式以及急救措施,平时多演练,灾难突发时就不会慌乱失措。

   然而中国人,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危机意识,尤为缺乏灾难危机意识。

    早在2005年8月,由北京专业调查公司发布的《城市居民危机意识》的调查报告显示,北京市民中有4成不知道哪里有避难场所,更有近7成根本没有想到过避难。

  北京一位长期从事旅游接待工作的人曾对本评论员说,他们接待日本游客时,常常迷惑的是,一放下行李,日本游客就会去察看走火通道。中国人中,100人没有一个会这样做的。

  中国人的危机意识,似乎早就被淡化了。

  2006年,在为期一个多月的网络调查过程中,5046位来自上海、北京、广州和重庆等3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城市居民接受了调查。调查对象总体偏于年轻化,其经济结构主要以中等偏低收入为主。结论是:被调查者普遍缺乏危机的防范意识。

  根据本评论员的电话调查,在冰灾持续一周以上的时候,粤北小镇的居民仍无意识做好长期防止缺粮、缺水、缺电的具体准备,仍是一片乐天情绪。结果,灾情继续蔓延,在接近两周的时候,民众恐慌情绪一下子爆发出来了,抢购风骤起。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的生活越来越安逸,对政府的依赖性越来越大,防患未然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早就丢到爪哇国去了。北京的《新京报》曾经载文指出:市民危机意识的缺乏,就堪称最大的危机。扩而言之,中国人危机意识的缺乏,就堪称最大的危机。

  没有经受灾难的我们是幸运的,在感叹幸运的同时也会想:灾难是霎时的,要是能预报该多好。可是,类似于地震这样的灾难无法预测,那我们怎么来预防灾难呢?又怎么样把灾难带来的后遗症减到最少呢?

    在中国飞速发展的这几十年中,我们国家的变化是日新月异,生活水平也是一天比一天好,但是,惬意的生活让我们忘记了过去遭受的痛苦,心中丢失了危机感,尤其缺乏灾难危机意识。孩子更是如此,在发生地震的时候,很多孩子受到惊吓并且不知道怎么做能逃生,有的孩子只会用力抱住老师的腿…现在灾区的孩子有的已经复课,第一堂课就是灾后的心理教育。我想,如果孩子们的心中存在这种灾难危机意识,那么也不需要现在再来“善后”。

长期以来,中国的国民教育体系中缺乏对危机应急的教育,甚至相反,在一些方面还片面强化了对危机的不当干预(如鼓励少年儿童对火灾等突发性事件发生后的见义勇为等)。灾难危机累积的多了,开展危机意识教育就非常必要了。

 

提高公众对于危机和灾难的辨识能力,掌握有关的自救和互救知识。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应急救灾类的训练和救灾演习工作,通过情境训练,进一步强化孩子的危机防范意识和应急技能。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向邻国日本学习。日本的地震教育从娃娃抓起,这也是日本防灾工作的一个特点。比如一些小学经常举行防震演习,教育孩子们一旦发生地震不要慌乱,要保护好头部,从容有序躲避,有的学校还会让孩子们利用模拟地震晃动的“体验车”感受地震。日本家庭主妇们长期在家从事家务活动,也积累了丰富的室内防震经验。由于地震可能引发燃气管道破裂甚至火灾,因此一觉察到大地摇动她们就立即关闭厨房火源,打开可出逃的门窗。在她们为防震准备的食品中,有盐和糖等*必需品。有的人把贵重物品放在枕头套内,遇事抱起枕头就走,既可用枕头保护头部,又能降低财产损失。有的家庭的防震用品人手一套。不仅仅在地震方面,在遇到火灾,洪水,还有一些突发性灾害和人身袭击状况的时候,我们的孩子该怎么做,要怎么做才能保护自己,寻求救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国人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自古以来都是很强烈的。今天,国家鼎盛发展时期的中国人没有资格放弃忧患意识,在这样一片辽阔的自然灾害频发的中国大地上,放弃了灾害危机意识,就是放弃了生存和发展的意识。

无需注册-

百万名医生在线为您免费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