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中期地震预报时期的卫生防疫准备

  • 文章作者:程地华
地震可使幸存居民瞬间失去衣、食、住等起码的物质生活条件,水井、厨房、澡塘、厕所以及垃圾箱等生活卫生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停水、停电,交通阻塞,通讯中断,救援物资运入灾区困难。夏天人畜尸体很快腐烂,下水系统破坏;污水、粪便、垃圾无人管理,形成大量传染源,蚊蝇密度很快增高。水源,空气污染严重。居民离开住所大批流动,露宿或住临时防震棚、帐篷等于夏季棚内炎热,蚊蝇很多;冬季棚内寒冷,容易发生感冒和冻伤,也易引起火灾,造成烧伤。由于人口密集,卫生条件极差,容易寄生虱子。灾区居民精神上受到打击,正常生活规律被打乱,机体抵抗力下降。这些条件极有利于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所以历史上有“大震之后必有大疫”的说法。要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就必须把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抓早、抓好,从震前着手,在思想上、组织上、训练上和物质上落实。我国唐山地区地震造成的破坏和损失在历史上是罕见的,但是,由于作好了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不仅没有发生大疫,而且使主要传染病的发病率比常年大幅度降低。

长、中期地震预报时期的卫生防疫准备

1.制订抗震救灾卫生防疫预案。接到长、中期地震预报后,预报有震地区卫生机关要与有关部门密切协同,制订组建抗震救灾卫生防疫专业队伍的预案(包括人员组成、任务、装备等)和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预案(包括抗震卫生宣传、预定居民疏散地区卫生流行病学情况调查,抗震救灾卫生工作人员的卫生防疫知识训练,卫生防疫药材筹划供应等)。

2.及时扑灭疾病。预报有震地区的卫生机关要组织力量对本地区和预定居民疏散地区进行疫情调查,发现传染病人立即隔离治疗,必要时进行眼药预防或接种疫苗,防止震后疫情蔓延。

3.作好水源卫生调查。对本地区和预定居民疏散地区的每个水源进行水量调查和水质检查.作出卫生学评价。同面对水源进行编号,插牌,建立水源卫生档案,绘制水源分布图。

4.平时,抗灾、备战结合建立饮水、食品贮存系统。根据本地区和预定居民疏散地区的入口分布、水文地理等情况和战时需要,选择适当位置建设备战井并配置取水设备,结合人防工事的建设修建贮水池和食品库。

5  对救灾食品的制作提出卫生要求,进行卫生指导。一般救灾食品以含水量少的饼干类较好。压缩干粮的营养成分搭配合理,符合*需要,同时包装严密,可长期贮存,具有防水,防潮和耐摔碰等优点。制作时加适量食盐,以适合*需要和饮食习惯。空投食品应用塑料薄膜密封,采用小包装,既可防止污染,又便于分发,并可防止空投时砸伤人和摔碎食品。供应灾区的瓜果应选用完整不腐烂的,并尽量经过清洁防腐处理。大蒜能预防某些疾病,可供应灾区。

6.组织全体卫生人员学习抗震救灾卫生防疫知识。根据以往经验,在抢救伤员告一段落后,多数医疗工作人员要转作卫生防疫工作,因此,要组织他们学习抗震卫生防疫知识,掌握消毒、杀虫等技术。



7.普及防震救灾卫生防病知识。采用电影,幻灯、宣传品及结合各种文娱活动,对预报有震地区全体居民进行防震救灾卫生防病知识教育,使之掌握自救互救,灾区多发病的预防以及饮食,环境等卫生知识。



8.开展抗震救灾卫生防疫科学研究。对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中的一些重要科技问题,如大面积消毒、杀虫的药物、方法和器材,饮水、食物的快速检验装备,饮用水的贮存、运输以及洁治器材,尸臭的消除药物以及清理尸体作业人员的卫生防护装备等,要加强研究,并尽快取得成果,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