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疫苗”损害政府公信力

  • 文章作者:lemomo

江苏延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问题疫苗”而成为众矢之的。该公司因涉嫌生产销售劣药罪而被批准逮捕的7名高层中,2位已取保侯审。江苏延申生产的流感疫苗产销量更是连续4年位居中国第一,至去年11月已从国家工信部获得630万人份订单,排名全国前三。(中新网常州3月31日报道)

正当山西疫苗事件趋向平静之际,江苏常州延申问题疫苗案再次引起了公众的关注,亦引发了公众忧虑。频繁出现的问题疫苗不仅暴露出各地疫苗市场的种种乱象,也暴露出药品监管体制的巨大漏洞。事实上,公众敢于接种各种疫苗是因为我们相信疫苗的安全能够得到监管部门的保障,相信这些大企业能够秉持责任与良心来经营,相信药品监管制度能够给我们提供必要的保护。然而,问题疫苗还是让公众再一次感到了失望。

尽管这些年来,层出不穷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不断地挑战着公众的底线,但基于对政府对体制的信任,公众始终认为大企业还是可信的。因为越是大的企业,政府部门的监管也就会越严格,受到的监督就会越多。同时,其作假风险和违法成本也就越大。公众相信的不仅是法律和道德的力量,也是对政府公信力的信任。然而,即使是流感疫苗产销量连续4年位居中国第一的江苏延申这样的大企业同样造假。这充分暴露出了企业家疯狂逐利的本质,大企业同样不可信。同时,作为公共安全底线的政府公信力同样受到了损害。

实际上,疫苗造假的背后不仅是监管体制的不健全,还与监管部门的缺位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恐怕还是地方政府与问题企业说不清道不明的利益纠葛关系,甚至一些相关部门成了利益中人。大企业作为地方的纳税大户,自然会受到地方政府呵护。在这样的语境下,来自监管部门的监督自然也就打了折扣。此次疫苗造假的江苏延申就曾多次被评为常州市“明星企业”,董事长韩刚君也曾被予“优秀企业家”称号。因此,如果没有政府部门的中立,没有相关部门与企业的利益切割就不可能有可靠的政府公信力。

德国社会学大师卢曼曾说过,当一个人对世界完全失去信心时,早上甚至会没办法从床上爬起来。在疫苗问题上,公众正面临着这样的危机。政府部门只有对生产企业加大监管力度,建立起完善的监管体系,斩断相关部门与企业间的利益输送链条。同时,对于造假企业和相关负责人进行严厉的惩罚,提高企业违法成本。才能够重建起公众对疫苗安全的信心,重建政府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