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ra又上质量黑榜:看着很美的坏榜样
- 文章作者:huijun
继Jack&Jones、Only、Vero Moda之后,仅仅不到一年光景,H&M、优衣库、Zara和C&A等国外品牌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了国内各大城市,掀起了一股“快时尚”的风潮。据中国商报记者近日获悉,它们今年都不约而同地把国际化重心向亚洲转移,并不断加码中国市场。
与此同时,Zara因质量不合格又被点了名。
在前不久浙江省工商局对进口品牌服装质量的抽检中,Zara部分产品因“耐湿摩擦色牢度”、“使用说明”等不符合要求,再次登上质量“黑榜”。从去年8月至今,有关部门在对该品牌的检测中,已有4次质量不合格的“前科”。各大投诉网站上,消费者对其质量问题的质疑也层出不穷。
人们不禁要问,作为全球“快时尚”风向标的国际巨头,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都是业内专家机构研究、推崇,服装企业争相模仿的Zara到底怎么了?“神龛”背后又有多少是值得国内服装品牌学习和借鉴的?
Zara连陷“质量门”
据了解,“耐湿摩擦色牢度”属于安全指标,不合格的商品会造成染料脱落、刺激呼吸道黏膜和皮肤等问题,对*产生危害。“使用说明”不合格则主要表现为水洗图表不正确、产品号型规格标注错误、执行的产品标准与产品不相配等标注混乱问题。
而这并非个案。据记者梳理,2009年8月,上海市工商局曝光的不合格凉鞋品牌就有Zara。2009年12月,北京市消协检测出Zara一款外套大衣含绒量不合格。2010年1月,上海市工商局公布了对部分羊绒羊毛制品、儿童服装的质量监测结果,Zara榜上有名。今年1月,哈尔滨市工商局对市区各大商场、服装门店经销的服装、针织商品进行质量抽样监测,Zara再登“黑榜”。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Zara的成功最重要的在于它把握了个性化消费的潮流。”在传统行业里,大规模生产的同质化产品只能依靠廉价来吸引消费者,以赚取微薄的利润,但没考虑到消费者对于满足自己个性化的产品是愿意付高价的,而这正是Zara瞄准的客户对象。
品种少、批量大是传统制造业的天条,而在“长尾市场”中,款多量小却成为当红的商业模式。Zara有意识地在自己的产品中“制造短缺”。虽然一年中它大约推出1.2万种时装,但每一款的量却并不大。即使是畅销款式,Zara也只供有限的数量,常常在一家专卖店中一个款式只有两件,卖完了也不补货。
再加上Zara每两周更新一次新商品,使顾客养成经常来逛的习惯。如同邮票的限量发行提升了集邮品的价值,Zara通过这种方式,满足了大量个性化的需求,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的追随者。而Zara的平价无疑促进了消费者继续购物的冲动,这就是平价时尚促进消费背后的机理。
不过,上述业内人士提醒,任何时尚的消费都是以过硬的品质作为前提的。Zara刚进入中国市场,仍带有国际品牌的光环,再加上“快时尚”的兴起,多少蒙蔽了一些消费者,但长此以往,Zara还是挺危险的。
国际品牌加码中国
“快时尚”的魅力正在中国逐渐显现,不管是之前的Jack&Jones、Only、Vero Moda,还是H&M、优衣库、Zara和C&A都已经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也正因为如此,它们今年开始也纷纷加码中国市场。
优衣库母公司迅销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柳井正表示:“中国市场将会是优衣库品牌的又一个重要增长支点,在未来几年里,甚至会超过日本市场成为支撑公司发展的重点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