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业盛行假“降解”新国标“威力”待检验

  • 文章作者:jiatn
明明是标着“可降解”的环保型餐具,怎么盛上了饭菜会渗色?装满热汤会变软?稍微装多了就会破裂……据相关协会调查,市面上有近80%可降解材质餐盒都是假的,“不但未能达到降解要求,有些标着‘可降解’的餐具安全性也令人担忧。”
 

新国标《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已于2009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能否解决目前一次性餐具使用过程中暴露出的安全性问题,有待市场检验。

可降解饭盒真假难辨

“我是公司一个普通职员,每天中午吃的盒饭都是外送的,有时候由于饭菜太烫,都把盒饭烫得变形了,虽说饭盒上标有‘可降解’字样,可还是不清楚这类饭盒会不会含有什么有害物质?”家住上海的马先生和记者谈起一次性饭盒问题时颇为忧虑。

记者日前在上海一些超市发现,装熟食的一次性餐具大多标明“可降解”。在长阳路一家饭店,记者看到白色快餐盒外表与发泡塑料餐盒差别不大,盒盖上标注了“可降解”字样。店主说,这种饭盒成本要比不可降解的高出20%。在虹桥路一家快餐厅,服务员用来打包的一次性饭盒是透明塑料制作的,店主表示这种饭盒“可降解”。在武宁路一家农贸市场,卖卤食的小贩用的是纸质餐盒,盒盖也标“可降解”。“其实饭盒带不带字,价格都差不多。”小贩说,来买菜的市民都觉得标“可降解”饭盒可靠。

从超市到小饭店,经营者和消费者都偏爱“可降解”,但其中有多少是真正的“可降解”?记者问起相关经营者,不少人都说不清具体成分,有的店主甚至不知有“新国标”颁布这回事。

“不要一味相信‘可降解’标签。”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一些中小型饭店,尤其是路边摊、小吃店等,一次性餐饮具标注依然比较混乱。市民应尽量到正规饭店购买,并认清QS、是否降解、成分原料等标识。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副所长张磊指出:可降解的饭盒实际上是一个环保问题,可降解也好,不可降解也好,都有食品安全的标准,符合标准的产品就是可以的。但是有一点,如果像饭盒这类材料受热后熔化,可能就有问题。塑料包装材料上面除非有特殊标志是可以耐热的,否则一般都是不耐热的,熔化后会有一些不利影响。

“可降解”不等于易降解

据国际食品包装协会调查统计,上海市面上有近80%的可降解餐具都是假货。

“很多标了‘可降解’的餐具实际上达不到要求。可降解原材料相比普通餐具所使用的塑料价格要高,一般要贵出20%以上。于是,就出现了拿普通塑料甚至于还达不到普通塑料要求的餐具冒充‘可降解’身份的现象。”包装业内人士透露。